解析DOTA攻防机制:伤害类型与有效性全剖析
这篇文章重点关注的是《DOTA》里的攻防机制以及伤害类型,会对不同伤害类型针对不同英雄的有效性加以分析,从而为玩家提供更为全面的游戏认知与策略引导。我们将从物理、魔法、纯粹和混合这四种伤害类型切入,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给玩家在游戏里制定更出色的防守和进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结合实际作战中的案例,向玩家展示不同伤害类型的好坏之处,并且演示怎样有效地运用这些伤害类型。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谈及了dota里的物品叠加机制,而且对移速和攻速物品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咱们就去全英雄的名单里瞧一瞧,到底哪个英雄的移动速度是最快的,又有哪个英雄的攻击速度是最快的呢?

1. 有这样一些英雄,他们具备提升移动速度的技能。这些英雄有地狱领主、上古巨神、刚被兽、巨魔战将、死灵飞龙、食人魔法师、召唤师、黑暗贤者、秀逗魔导师、风行者、赏金猎人、蓝猫(这个是否算在内呢?)、月之公主、死亡先知、德鲁伊、鱼人夜行者、剃刀、幽鬼、编织者、地穴刺客、育母蜘蛛、骷髅弓射手、血魔、狼人、裂魂人、末日使者、暗夜魔王、炼金术士、神灵武士、鱼人守卫、流浪剑客,总计31位英雄(要是有遗漏的,大家可以补充进来)。 这里面,要是把那些拥有短时间主动加速技能的英雄排除掉,像蓝猫、蚂蚁(这里蚂蚁代指编织者,是玩家的一种简称习惯)、末日、大鱼人(鱼人守卫)之类的,那么夜魔、白牛(裂魂人)、末日(当末日使者吃个加速狗的时候)就成了热门的选择啦。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2. 有这样一类英雄,他们的初始攻速相对较快。我们知道,大部分英雄初始的攻击间隔是1.7秒,那么初始攻击间隔低于1.7秒的英雄都有谁呢?是攻击间隔为1.6秒的英雄,像痛苦女王、变体精灵、风行者以及哈斯卡。接着是攻击间隔1.5秒的英雄,这里面有风行者、巨魔战将以及恐怖利刃。还有攻击间隔1.45秒的英雄,敌法师就是其中之一。而攻击间隔1.4秒的英雄有神谕者、剑圣和炼金术士(一级大招的时候)。所以啊,在开局的时候,攻击速度最快的当属剑圣和神谕者了。从后期来看,基础攻击间隔时间最短的则是炼金术士(在三级大招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他的攻击间隔仅仅为1.0秒。要是再配合上兽王的被动技能“野性之心”,这个技能能够提升45%的攻速,那炼金术士的攻速可就非常厉害了。
大家之前都猜对了吗?好啦,咱们现在进入正题吧。接下来要给大家讲讲dota里的攻防机制了。我也不啰嗦太多,直接给大家放图吧。
兽王的一技能属于法术攻击
护甲减伤图
攻击伤害图
大家看这儿,在dota里攻击类型总共是有6种的,分别是普通攻击、穿刺攻击、攻城攻击、英雄攻击、混乱攻击以及法术攻击。是不是感觉有点迷糊呀?其实呢,大家只要了解英雄的攻击就可以了。英雄的攻击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非技能攻击,就是在上面图里显示的“英雄攻击”,大家都很亲切地把它叫做“平A”;还有一种是技能攻击,这种攻击是通过英雄技能来造成伤害的。技能攻击大致上又能够分为两类:“英雄攻击”和“法术攻击”(除了那些有特殊说明的,大多数攻击类型都符合这个分类)。这也就意味着英雄自身本体的攻击就只有英雄攻击和法术攻击这两种了(要注意这里是不包含召唤物的哦!)。下面对其他类型的攻击简单介绍一下,就不深入探究了:
有一些召唤物是具备混乱攻击的,比如术士的地狱火、巫医的死亡守卫,还有召唤师的熔炉精灵。我制作了一张攻防系数的对照表,大家可以去查看一下。
dota攻防系数表
这些内容的掌握可非常关键哦,这样你就能知晓哪些攻击类型针对哪些防御是有效或者无效的了。那么,关键的部分要来了,我们玩《dota》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玩英雄呢。之前已经提到过,英雄的攻击方式大体上就两种(这里不把英雄召唤物的攻击算在内,像是术士的地狱火,兽王的豪猪之类的,只考虑英雄最直接的伤害输出),一种是英雄攻击,另一种就是法术攻击。 当“法术攻击”作用于“英雄护甲”的时候,会造成75%的伤害;而“英雄攻击”对“英雄护甲”能造成100%的伤害。这就导致在玩《dota》时,有时候一个技能理论上能造成500的伤害数值,可是在扣除掉魔法抗性并且按照75%进行折算之后,实际的伤害数值可能就只有300了。并且呢,大部分的后期英雄到了游戏后期直接普通攻击(A)你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疼,这就是因为这种直接的普通攻击造成的是100%的伤害。 再来看“法术攻击”对其他类型的护甲,都是能够造成100%的伤害的。所以你在游戏里利用技能去清理小兵或者野怪的时候,就会感觉速度很快。英雄攻击对加强型护甲仅仅能造成50%的伤害,所以当你去攻击防御塔的时候,就会感觉速度很慢。 以上这些就是攻击类型和护甲类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了。
好的,平A的相关内容我们已经阐释明白了。具体而言呢,就是参照上面的对照表,查看你平A对象的护甲类型,要知道不同的护甲类型,平A所造成的伤害比率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我们着重讲讲英雄技能伤害。英雄技能的伤害类型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魔法伤害,另一类是普通伤害。你把画面切换到位于最上方的那张兽王技能图片就能发现,“野性之斧”属于“法术攻击、普通伤害”。在这两种伤害类型里,绝大多数英雄技能的伤害类型都是魔法伤害(那些技能提示中有特殊说明的情况除外)。 我们之所以要关注伤害类型,主要是因为这关系到对魔免单位或者虚无(衰老)单位能否造成伤害。在此,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魔法伤害对魔免单位是没有效果的,不过对虚无单位会有加成;普通伤害呢,对魔免单位是有效的,但是对虚无单位却无法造成伤害(无法进行攻击)。所以啊,兽王的野性之斧能够对魔免单位造成伤害,却无法伤害虚无单位,原因就在于其技能伤害属于普通伤害。而且,普通伤害的持续性技能是不会被“沉默”所打断的,毕竟它不是魔法伤害,像剑圣的无敌斩、死亡先知的大招等技能就是如此。了解了这些之后,在玩dota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会留意一下英雄的技能伤害类型了呢?
下面给大伙讲讲DOTA英雄的一种特殊伤害类型——神圣伤害。那什么是神圣伤害呢?实际上,它就是所谓的“英雄攻击和魔法伤害”。大家要知道,英雄攻击的时候不会把敌方英雄的魔法抗性算进去,而魔法伤害也不会考虑敌方英雄的护甲,就因为这个原因,才被叫做“神圣伤害”。不过得提醒一下啊,尽管“神圣伤害”的杀伤力很强,可它本质上还是魔法伤害,所以要是遇到具有魔法免疫能力的敌方英雄,这种伤害就没效果了。
以上一下:
1. 魔免单位不会受到魔法伤害。魔法伤害在计算时,需要考虑魔抗,而不考虑护甲,并且对处于虚无(衰老)状态的目标有加成效果。
2. 普通伤害有这样的特点,它是无视魔法免疫效果的。在计算伤害时,只会考虑护甲因素,而不会涉及魔抗。并且,普通伤害无法对处于虚无状态的单位造成伤害。
下面我把英雄的所有技能伤害类型及减伤写一下:
1. 法术攻击与魔法伤害——计算魔抗,而非护甲。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而且这也是大多数英雄技能的伤害类型。就拿剑圣的剑刃风暴来说吧,它对处于虚无状态的单位是不会造成伤害的。
2. 英雄的攻击、魔法伤害(不计算魔抗与护甲):就像血魔的大招,还有地精修补匠的激光之类的技能。由于在计算伤害时不考虑魔抗和护甲这两个因素,所以你在受到这类伤害的时候会感觉格外疼。
3. 法术攻击与普通伤害——魔抗和护甲的计算:法术攻击要计算魔抗,普通伤害则计算护甲。就像兽王的野性之斧、受折磨的灵魂的恶魔赦令以及炼金术士的酸雾这些技能一样。
4. 英雄的攻击、普通伤害这方面,是不算魔抗而算护甲的。英雄攻击的时候不计算魔抗,普通伤害则要计算护甲。就像剑圣的无敌斩,它属于普通伤害类型,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对开启黑黄杖(BKB)的敌人造成伤害,因为黑黄杖主要是免疫魔法伤害的,而无敌斩是普通伤害所以可破。但对于绿杖就不行了,绿杖能躲避物理伤害,剑圣的无敌斩作为普通伤害会被绿杖所躲避。,斧王的反击螺旋以及钢背兽的扫射等技能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要留意的是,魔免单位不会受到魔法伤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魔法一定不能对其施放。大部分带有魔法伤害的技能对魔免单位是施放不了的。然而,存在一些技能,像血魔的大招就能够对魔免单位施放,不但有视觉上的效果呈现,只是不会让魔免单位掉血而已。